會督府介紹

香港中環下亞厘畢道1號

香港聖公會會督府座落在中環下亞厘畢道之山上,此乃香港聖公會產業的一部分。現今的會督府與昔日有極大不同。最初的會督府只是一棟建築物,四周並無其他建築物環繞。而今日的這片土地則被喚作主教山,範圍除會督府外,另包括東面的前港中醫院、面朝上亞厘畢道南面山上的馬丁樓、辦公室及相關住所,另有己連拿利道上的聖保羅堂、聖保羅堂幼稚園,以及毗鄰會督府的香港聖公會明華神學院。會督府向東則是禮賓府。

會督府最初的土地契約出具於1850419日,寫明其地產包括下亞厘畢道1號及18號、上亞厘畢道1號、2號和3

1851年,會督府與聖保羅書院共同建造完成。但聖保羅書院在建築物竣工之前就已開始招生了。從彼時起,這棟建築物先後是聖保羅書院的所在地、歷任維多利亞教區主教的住所、教區所在地、以及其後的香港聖公會教省辦事處。 

提及會督府的歷史,最早可追溯至1843年。其時,史丹頓牧師(Vincent John Stanton1817-1891)被任命為香港殖民地牧師以牧養聖公宗。此前一年,《南京條約》簽訂,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。當史丹頓到達香港時,就已萌生了為香港華人男孩建造一所學校的計劃,此前亦在英國為之籌款。自港返英後,他又繼續籌集資金。學校最終於1851年成立,定名為「聖保羅書院」,此乃香港最早的中學之一

Map of Victoria, 1863 (No. 9 is Bishop’s House) 維多利亞區地圖, 1863 (主教府在第9號位置)

1849年聖保羅書院的契約上,明確指出建立該書院之目的,乃是為了「根據英格蘭和愛爾蘭教會的原則,在教區主教的管轄下,培養本地牧師及基督徒教師來宣揚在華的上帝。」1849年招生伊始,僅有9名學生及1位導師。同年維多利亞教區成立,由施美夫(Bishop George Smith1849-1866年在任)擔任第一任維多利亞教區主教。其時,史丹頓即將書院移交給施主教,因而施氏亦是聖保羅書院的首任校長。鑑於會督在當時兼任書院校長,故該棟建築物除用作課室、校舍外,亦是會督的住所,故又被稱作「會督府」。 

繼施美夫主教之後,柯爾福主教(Bishop Charles Richard Alford1867-1873年在任)、包爾騰主教(Bishop John Shaw Burdon1874-1897年在任)、霍約瑟主教(Bishop Joseph Charles Hoare, D.D.1898-1906年在任)、倫義華主教(Bishop Gerald Heath Lander1907-1920年在任)皆相繼擔任聖保羅書院校長之職。包爾騰主教在任期間,會督府曾於18781225-26日遭遇一場大火,建築物險乎被毀。在如今的會督府外牆上,仍清晰可見包主教時期聖保羅書院在此所留下的「恭敬天主,愛人如己」的校訓,記載著這座書院在此度過的悠悠歲月。自1909年起(時值倫義華主教在任期間),會督不再擔任聖保羅書院校長一職,但會督的住處仍設於府內

杜培義主教(Bishop Charles Duppuy1920-1932年在任)也曾居住於此,直至1932年何明華(Bishop Ronald Owen Hall1932-1966年在任)成為維多利亞教區第七任主教。何氏曾於會督府內居住,但其後則搬至道風山,僅於會督府樓上留一間臥房及辦公室供其偶爾前來。何主教時期,每逢週四諸位牧者在聖約翰座堂崇拜及早餐後,亦會趨步往會督府聚集敍會

日佔時期,會督府未遭破損,且一度成為了外籍人士的棲身之處。二戰結束後,聖保羅書院遷往般咸道。會督府除用作主教辦公室外,亦供一些年輕的牧者及家眷,以及訪客居住,同時也用作新成立的明華學院的課室

1951年,港粵教區與中華聖公會分離,成為港澳教區。1966年,白約翰主教(Bishop John Gilbert Baker1966-1981年在任)擔任第八任主教,並在任職期間對會督府進行了一次較大的整修。鄺廣傑主教(1981-2006年在任,現為榮休大主教)是最後一位曾住在會督府內的主教。現任的鄺保羅大主教、東九龍主教及西九龍主教均另居其他主教居所。1998年,香港聖公會教省成立,教省辦事處設於會督府內。2011年,教省辦事處暫且遷至灣仔,此處現為香港聖公會教省檔案館

會督府樓高三層,採用仿都鐸式(Tudor Style)建築,以花崗石建造。是繼前三軍司令官邸(Flagstaff House,建於1846年,現為位於香港公園內的香港茶具文物館)後,現存香港歷史最為悠久的西方建築物。西北角處建有四層高的塔樓,風格典雅。會督府主門朝東,門上刻「ANNODOMINI1851」字樣(即公元1851年),為聖保羅書院的正式成立年份。地下另設側門,門上刻有「耶穌教」三字。在現今的明華神學院廣傑樓處,原有一條連廊通往會督府,此處先後是聖保羅書院、聖保羅男女中學、聖馬可中學、基恩小學、聖公會幼稚園、崇基學院以及提多英文夜校的所在地。連廊後漸破損,拆毀後現已不復留存

今日,步入會督府府門,便可見左側為一小聖堂,上掛一匾額,書有「道成肉身」四字。府內接待處旁有一通往二樓前主教住處的樓梯,為60年代所加建。入口通道左側,原用作教省辦事處辦公室

右側則為一接待大廳,廳內西面牆上掛有八位英籍主教之畫像。接待大廳東側為一較大的會議室,現供上課及會議之用。廳一旁現為聖公會教省檔案館同工之辦公室。這些辦公室連同大會議室部分,在19世紀晚期曾是一條遊廊,往遊廊處可遠眺海灣,而非如今所見的高樓聳立。1995年鄺廣傑主教任職期間,對這一部分稍作整修,改作辦公室

會督府二樓原用作前主教辦公室、臥房、廚房及客廳,另有一條遊廊及一座塔樓。1966年至1967年白約翰主教及其家眷遷入之時,對樓上部分進行過一次較大的整修。整個修繕工程由身為建築師的白會督之子親自設計及監督,其重修樣式保留至今。鑑於需作進一步的翻新工程,這一部分目前暫不開放

會督府的地下室亦不設對外開放,現供存儲所用,主要存放香港聖公會檔案館及教省的相關資料。存儲室內均設有恆溫控制

一座建築的歷史浮沈即是對教會、城市變遷的折射。歷經160多年的風風雨雨,會督府見證著聖公會在香港的發展,見證著基督教與香港社會互動的種種。如今,它仍矗立於此。府外終年鬱鬱蔥蔥,古老的榕樹環繞著府邸,仿若在訴說著福音的廣傳,以及上帝對這片蒙福之地亙古不變的愛